傅盛之路
[前言: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,后面后做出说明,这里只是将众家之言汇于一炉,重新编排,算不得原创,只是记录一下笔记。]
据该知情人士称,当初傅盛这位山东工商学院99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只身一人北上来京,实际目的是为了准备考研,之前一段大型国企的工作生活经历(曾任厦华电脑电子商务部负责人),平淡、安稳,也许令他感到恐惧。加入 3721 是为了在复习闲暇有份工作,不要太闲,也能感受一下互联网气氛,那段时日,他很是寂寂无闻了一阵。[选自参考1]
他告诉记者,书里的一句话一直被他视为座右铭,“这个世界上各式各样的人,有些人在小舞台演一个大角色,有些人只要在大舞台上,哪怕是演一个不重要的角色,都行。”而他始终对自己的定位是后一种人。(这本书应该就是《联想为什么》)[选自参考2]
2008年周鸿祎把奇虎分成三个部分:搜索,360安全,口碑营销。当时的奇虎重心放在搜索业务上面,由周鸿伟负责,傅盛负责360安全业务。不过最终搜索败了,口碑营销沦为鸡肋,只剩下360安全一枝独秀。但360安全不是周鸿祎亲自掌控的业务,他寄予的重望和大量的精力一直在搜索。[选自参考4]
傅盛说自己的特质是善于换位思考,他习惯去理解别人而不是沉溺在自己的世界。做产品,偏左一点是冒险,偏右一点是保守,而他总能找到最好的黄金分割点,既兼听,又有特点,所以他比多数天生聪颖的人都更适合做一名产品经理。而早期360安全卫士在内部不受重视,这也给了傅盛默默成长,一点点建立自信的环境——因为有时候聚光灯会让他退缩。[选自参考2]
恩怨从何起
当时在周鸿祎带领下奇虎已经进行了20多项产品开发,唯独傅盛负责的360发展迅猛。出于对360安全卫士控制权的争夺,双方之间产生了冲突和矛盾。
奇虎旗下的二三十个项目最后只有360安全卫士真正起来,成为明星产品。结果导致其他项目的人员来瓜分360安全卫士成熟的果实。“分蛋糕,那要按资排辈的,公司大小老板、老臣嫡系,拿大的,其他团队拿小的,到傅这没多少了,傅心理不平衡啊,搁谁那都会不平衡。然后傅就走了“。该人士如此分析。
傅盛说周鸿祎无法容忍他人功高盖主,逼宫将自己赶走。而周鸿祎这方则摆出诸多事例指责傅盛“膨胀”、“私开个人公司”。2011年,360在香港起诉傅盛,指责其“泄露东家机密”,并对傅盛所开发的产品进行拦截。“这是要把人逼上绝路。”傅盛说。[参考2]
提起当初做产品,傅盛说”周鸿祎教导我,为了产品,你要见佛杀佛。所以我在这家公司横冲直撞,就是因为相信他的产品理念。结果,我自己被杀掉了。”[参考2]
此前在雷军准备投资傅盛做可牛影像软件,雷军就收到周鸿祎的带话:不要接受傅盛,接受就是作对。雷军也带话给周鸿祎:第一,傅盛给你打了几年工,但不意味着一辈子是你的人,卖给你了。第二,我跟傅盛讨论的业务不跟360竞争。第三,你让我不投资前360员工,可你投资了多少金山前员工?
傅盛的突围
2008年傅盛离开360,在投资人张颖(经纬创投的创始管理合伙人)邀请下加入经纬中国任副总裁。不就就成立可牛公司,经纬中国投资3000万美元,傅盛出任公司董事长兼CEO,涉足老本行,2010年5月,推出可牛免费杀毒软件。
雷军相人,雷军形容傅盛当初创业情景说,在北京郊区租了一套房子,每月3,000元,给员工发1,000元生活费,他与当时的可牛CTO徐鸣不发工资。大家吃住在办公室,给一位阿姨2,000元让她每天做菜。在这样的条件下,一个半月后可牛影像发布了。
正是这种创业精神打动了雷军,为了促成两家的合并,雷军与傅盛一个月内就合并事宜谈判了12次,并且说服经纬创投接受此建议。2010年10月,金山安全与可牛合并成立金山网络(已更名为猎豹移动),由傅盛担任公司CEO。
那时的猎豹移动,内忧外患,几近陷入迷茫。傅盛表示:“经过周详的考虑,分析了市场格局和未来打法后,我们确定了三个原则:一是要做回简单,利用单点突破,不能再做加法了;二是PC端竞争门槛高,移动互联网时机刚好,要加大移动端的投入;三是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,既然国内市场难找突破口,那就去海外市场。”
Clean Master(猎豹清理大师)几乎动用了公司的所有力量,投入了超过200名研发人员。不到两年,Clean Master野蛮生长,在过去一年中,月度活跃用户从去年年初100多万增长到现在的超过1.6亿。在全球拥有了2.4亿用户安装量,也是Google Play里全球排名第一的工具类应用。Clean Master在海外大获成功,也验证了傅盛“单点突破,以点带面,边缘到中心”的正确方法论,把一个点做到极致,并且足够简单。
谈及如何抓住下一阶段的互联网趋势?在傅盛看来,做“风口上的猪”已经不再容易,要做“风口上的紫牛”,即做与众不同的、抓住大趋势的产品。(解释:戈丁把推广创意的人称为“打喷嚏的人”,把被推广的创意称为“创意病毒”,把那些出众的产品或服务称为“紫牛”。)
在傅盛看来,做“紫牛”的原因在于:首先,全平时代到来,信息传播和全球渠道扁平化,传统行业的壁垒形同虚设;第二,互联网陷入资本与模仿的盛宴。风口猪群过多,只有具有紫牛特质,才能飞得更高;第三,满足需求无用,占领用户心智为王。“在生产过剩的年代,所谓的‘微创新’已经老了,必须不断寻找紫牛,以Think different方式把产品做到与众不同。”
对于如何评价30~40岁之间的创业者,傅盛认为,这个年代出生的人很尴尬,离上一代成功人士太近,又没有实现80后的个性解放。当年傅盛认为自己是“在人群之中还不错,但永远不是第一”,如今依然保持“要有空杯心态,学习行业的最多的变化,接受一切,不要用挑剔的心态看世界。”这或许也正是他始终保持学习的习惯,从不懈怠的原因。
“我在乎输赢,我更要认真。一个人怎么可能不在乎输赢?在乎输赢,但不怕输,而是用一种认真的态度完成身边的每一件事。”在IPO之后,傅盛在“回归简单”的闭门演讲中这样说道。
傅盛的成功之路
傅盛已经被证明是一名成功的创业者——他带领着一家在互联网时代原本已趋于落魄的公司金山网络(后更名“猎豹移动”,NYSE:CMCM)全面转型移动互联,在360的重重围堵之下,用三年半时间几乎是从无到有地创造了一家3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
猎豹广告收入中70%来自BAT,总收入中有58%来自BAT。猎豹上市时,金山软件、百度、小米共同认购了猎豹5000万美元的股份。而腾讯则认购了2000万美元的股份。
一位创业者评价傅盛时说,“傅盛执着,懂得借力打力,不惜自毁名声和老东家决斗,但傅盛到底是谁?不就是幸运吗?”
一位猎豹员工评价傅盛说,如果说过去傅盛有太多放不下的地方,但现在他看准一个点,其他东西都可以不要。这种目标性让他有时候看上去咄咄逼人。
傅盛说,他能不断进步的核心是因为他始终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平凡的人,他习惯于仰视别人,一直怀着一种诚惶诚恐的心态。
雷军对他说:“你是一个比你自己认为的要强大的人。”
傅盛从周鸿祎身上看到了极致的做事方式,所以他单点突破做了毒霸和浏览器。而从雷军身上学到顺势而为的思考方式,所以他在毒霸增长放缓的2013年,站在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上,放弃PC,孤注一掷做猎豹移动。
周鸿曾对员工灌输的理论之一是,只要你在一个点上持续做,你就会有机会。但傅盛说他后来明白这句话是错的,因为如果你往一个方向相反的点持续做,你就永远没有机会。
周鸿祎的方法论是寻找巨头的弱点,而雷军,是顺势而为和互联网思维。
傅盛这两年变化和进步很大,他开始有了自己的风格。“人们把我的成功归于偶然,于是不以为然。其实我看到偶然就会琢磨必然性,然后找出方法论,方法论错了,我就再琢磨,换一种方法论。”
傅盛的“边缘化切入、单点突破”和周鸿的“集中优势兵力,单点突破”有相似之处,周鸿祎善于找准方向,傅盛继承了这一点,他还发挥了自己的长处:极致的用户体验,以及敢于孤注一掷。傅盛说,没有谁能集中公司全部精力去做一个如此简单的产品,这才是真正的门槛。
傅盛坦言,他内心一直希望自己可以摒弃掉之前所受的一整套教育,内心不要太瞻前顾后,再叛逆一些,再激进一些,再与众不同一些。也就是说,多增加一些坏孩子的“特质”。
张颖说,傅盛身上其实有很强悍的一面,他身上汇集了太多的势能,一定会爆发。他说他相信傅盛有一天一定能成为新一代互联网大佬。
当然上面的还算是正面评价,那么傅盛身边的人或者对手是如何评价他的呢,不妨看一看下面的文章,所谓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,按照我的说法,都是泥地里滚过来的,哪有干净人。
[参考]